亲爱的校友们:
无论您是在科研前沿攻坚,还是在工程实践中默默耕耘,每一份成果都承载着母院的骄傲与期待。
今天,我们诚挚邀请您分享科研与工程实践的成就,让学院与校友共同见证这份荣光与责任。
让我们一起,把“家的温情”与“专业的担当”汇聚在校友成果墙上,留下属于环境工程人的时代印记。
您的每一份成绩,都是母院最美的故事,也是我们共同的骄傲。
无论成就大小,您的成果都是对学弟学妹最生动的榜样与鼓励,都是学院长河中最温暖的星光。
一、成果征集范围
为更全面展现校友风采,成果分为以下两大类:
(一)工程实践与社会服务成果类
l 主持或参与的重大民生环保工程(如流域水环境治理、黑臭水体整治、饮用水源地保护、土壤修复、固废资源化利用等);
l 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取得的重要成效(如湿地修复、矿山复绿、生态廊道建设等);
l 参与制定或推动实施的国家/地方环境政策、技术规范或标准;
l 在环境管理、规划设计、工程咨询等方面的重要实践成果;
l 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(如“一带一路”环境治理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项目);
l 获得的行业协会、地方政府或社会组织荣誉表彰;
l 对改善区域环境质量、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有直接影响的典型案例。
(二)科研学术成果类
l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 SCI/EI 等高水平论文;
l 主持的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项目;
l 获得的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奖励;
l 授权的发明专利;
l 出版的学术专著、教材;
l 受邀国际学术会议报告、担任期刊编委或审稿人等学术服务经历。
二、提交方式与说明
l 请校友们积极整理并提交相关成果材料(文字、图片、证书或成果简介等)。
l 提交材料不必过于完整或正式。哪怕是一篇论文截图、一张工程现场照片,或对项目的简要描述,都非常欢迎,重要的是留下属于您的印记。
l 成果展示也可兼顾工作单位宣传。学院将在校友群中推出电子版,让成果既成为展示个人风采的窗口,也能很好的宣传工作单位,促进校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。
l 许多校友可能未在群内,若您知道相关成果,也欢迎推荐。我们将进一步联系相关校友确认。
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让校友们轻松参与,不仅留下个人的成长足迹,也让彼此的成果在交流中相互映照、共同闪耀。
📮 提交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衷心感谢各位校友的支持与参与!
让我们携手,共同绘就学院发展与社会贡献的壮丽画卷!
av直播
校友工作办公室
2025年10月13日